工作动态

战疫不停学 | 育衡讲坛(第24期): 从文化遗产视角看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布者:谷紫藤发布时间:2022-04-20浏览次数:657

战疫不停学,知识增力量。在全校师生顽强战疫的当下,学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全力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努力为全校师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大餐,为“足不出寝”的同学们带来及时的精神给养。419日晚,第24期“育衡讲坛”如约而至,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教授以线上的形式为同学们做题为《从文化遗产视角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座。讲座由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馆长喻世红主持,400余位师生及校外观众云上汇聚,共享文化大餐。

 

段教授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主题内容,并辅以大量精美的文物和遗迹图片以及他个人调研考察中的见闻故事,为同学们生动阐释了文化遗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首先,段教授通过概念的梳理阐释了“人类及其文化遗产的多元与一体”的深刻内涵。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价值在于能够帮助解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向哪里去?”这三个寄托了人类所有研究、探索、思考、表达的所谓“终极问题”。

进而,段教授以三星堆为例,通过丰富的考古和文物资料带领同学们去理解人类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段教授不仅详尽地为大家解读了1986年三星堆遗址1 2号祭祀坑出土的大量独具古蜀文明特征的文物,还着重介绍了2021年上海大学参与的三星堆第二次考古发掘中所发现的精美文物以及发掘过程中的故事。三星堆出土的珍贵文物,直观地证明了人类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三星堆出土的丝织物残骸,结合埃及等地出土的丝织文物,说明古蜀地区从上古时代开始就是世界最重要的丝绸生产和贸易中心;三星堆文明不仅包含古蜀本地的宝墩文化,又显现出部分中原文化、良渚文化甚至西亚、北非、南亚地区的古文明等非本地的文化特征;三星堆出土文物还表明古蜀地区很可能是中华“龙文化”和“鸟文化”最重要的汇聚和传播中心之一。因此,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象征,同时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交流融合的一个重要例证。

最后,段教授以丝绸之路为例讲述了人类文化遗产面临的共同威胁。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深远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段教授以亲身调研到的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因全球自然环境变化、战争动荡等因素所发生的不可逆的变化,让大家真实地体会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亟待加以切实的保护,进而认识到人类及其文化遗产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和衷共济、相互依存、共谋发展。

讲座结束后,喻世红馆长对本次讲座做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她向在百忙的抗疫工作中依然为我校学生带来如此精彩讲座的段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指出本次讲座用丰富的图文资料让同学们获得了很多信息和知识,对文化遗产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为大家开启了从文化遗产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命题的独特视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有责任担当地共同守护这些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活动感想

学生A

这次讲座令我印象深刻,段教授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与研究十分深入,讲课生动有趣,并结合了自己的真实经历,令人摆脱了对文物沉闷的刻板印象,更为大家在防疫生活中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学生B

本次讲座在疫情期间意义重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从文化遗产传承的角度看待现代社会的困境。文化遗产不只是属于过去的文化财富,更是属于现在社会群体性的精神力量源泉。

学生C

其实一开始看到这个讲座主题的时候,我还是蛮疑惑的,因为我觉得文化遗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好像是两个不太相关的东西,但听完讲座我深刻的意识到了“文化”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虽然文化来源于某一国家或是某一民族,但文化所体现的思想和智慧是全人类的瑰宝,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作为新一代的中国青年,我们更应该全面了解、传承并发扬中华文化。

学生D

讲座之前,我就对这次讲座的“从文化遗产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很感兴趣。仔细听完老师讲座之后,发现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分有趣的,也是意义重大的。我们的经济与科技水平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升级,但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却越来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为此,我们应该举全球之力去共同应对类似气候变化等对人类文化遗产造成威胁的要素,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学生E

很喜欢讲座内容,我觉得之所以三星堆文明能够引起国内乃至国外的巨大反响,是古蜀文明带给大家的恢诡浪漫,以及他蕴含的神秘的、需要学者不断去探寻的文化渊源,揭示了当时古蜀文明的另一面。记得第一次去参观三星堆遗址公园的时候就被这些千姿百态的有些类似外星人的人形造像深深吸引了,觉得古代的文明非常细腻和神奇。

学生F

本次听老师讲了文化遗产的介绍、面临的威胁、以及未来的建议畅想,尤其是三星堆文化遗址中极具特色的青铜面罩、金杖、丝稠成分等,我们可以窥见别样且多元的中华文化特点。很期待下次的讲座,希望以后有机会去到现场观看遗址和文物。

尽管疫情期间同学们不能亲身沐浴校园的春光明媚,但我们依然可以开窗看见风景,低头遇见文章,诗和远方,就在眼前。

 

供稿:杜越   审核:喻世红、高冰冰